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秋冬食品安全提示:严查腌腊制品与火锅食材 紧盯野生菌与诺如病毒风险

2025-11-17 14:49:31 admin 0
2025年11月,全国多地市场监管部门针对秋冬季节高发的食品安全风险,启动腌腊制品、火锅食材专项检查行动,同步强化野生菌中毒防控与诺如病毒防控宣传。此次行动重点覆盖农贸市场、餐饮单位及电商平台,旨在保障节日消费安全,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率。

重点领域监管措施

1. 腌腊制品专项整治
  • 原料溯源:要求企业采购检疫合格的猪肉、禽类,严禁使用病死畜禽肉,2025年江苏省已查处无证加工窝点12处。

  • 加工规范:

    • 腌制场所需配备专用防蝇防尘设施,亚硝酸盐添加量严格控制在0.5g/kg以下;

    • 成品需真空包装并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环境温度≤15℃。

  • 消费警示:市场监管总局提示消费者选购时注意“三看一摸一闻”:看标签完整性、看色泽自然度、看包装密封性,摸表面无黏腻感,闻无酸败异味 。

2. 火锅食材安全管控
  • 高风险品类抽检:重点检测毛肚、黄喉、丸滑类产品的甲醛、过氧化值指标,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下架不合格产品1.2万批次。

  • 加工过程防控:

    • 火锅店需配备专用生熟砧板,海鲜类食材中心温度需≥70℃并持续煮沸3分钟;

    • 禁止使用回收汤底,汤底每日更换并公示检测报告。

  • 消费提示:消费者应避免食用未煮透的肉片、野生菌菇,慎用自制“三无”底料 。

高风险食品风险防控

1. 野生菌中毒专项治理
  • 流通环节严查:禁止餐饮单位加工销售野生菌,电商平台下架干制野生菌商品3.8万件。

  • 科普宣传强化:

    • 发布《毒蘑菇鉴别指南》,列举白毒伞、毒蝇鹅膏等20种常见剧毒菌类特征;

    • 推广“毒菌识别小程序”,通过AI图像比对辅助公众初步判断。

  • 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误食中毒,需立即催吐并送医,保留样本供检测,2小时内报告监管部门 。

2. 诺如病毒防控专项行动
  • 重点场所消杀:学校食堂、养老院每日对餐桌、门把手、水池进行含氯消毒(浓度≥1000mg/L)。

  • 食品加工规范:

    • 贝类海鲜需经净化池处理并检测诺如病毒核酸阴性方可上市;

    • 生熟食品加工工具严格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 症状监测预警:医疗机构对呕吐、腹泻病例实施“逢泻必检”,2025年11月全国报告病例同比下降18% 。

地方实践与典型案例

  1. 北京市:

    • 开展“清源行动”,查处无证经营腌腊制品商户8家,查获问题产品1.3吨;

    • 推广“阳光餐饮”APP,火锅店后厨直播覆盖率达95%。

  2. 四川省:

    • 建立野生菌中毒“1小时响应”机制,2025年成功救治中毒患者247人;

    • 将诺如病毒防控纳入学校食品安全考核,实行校长负责制。

  3. 广东省:

    • 火锅食材抽检合格率提升至98.6%,主要得益于快检设备覆盖率提升至85%;

    • 对违规使用“土坑酸菜”的企业实施行业禁入,罚款超500万元。

消费者安全指引

  • 采购原则:

    • 腌腊制品选择正规渠道,查看“SC”标志及检验报告;

    • 火锅食材优先选购冷链配送产品,拒收包装破损或胀袋商品。

  • 加工禁忌:

    • 腌腊制品需彻底蒸煮30分钟以上,破坏亚硝酸盐;

    • 火锅煮沸后持续加热5分钟再食用,避免生食与熟食共用餐具。

  • 应急处理:

    • 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立即就医,保留就餐凭证;

    • 野生菌中毒黄金救治时间为6小时内,切勿自行服用“解毒药”。

政策意义与未来方向

此次专项行动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进入“精准防控+科技赋能”新阶段:

  • 对消费者:通过风险预警与科普宣传,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率,2025年秋冬投诉量预计下降25%;

  • 对企业:倒逼行业规范生产流程,2025年腌腊制品抽检合格率目标提升至99%;

  • 对监管:建立“线上监测+线下抽查”联动机制,全国已建成智能监控点位1.2万个。

(数据来源: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秋冬专项行动通报及地方市场监管局公开信息)

地址

南京江北新区丽景路2号软件园研发大厦A座8楼(整层)

邮箱

maxun@leniucn.com

电话

025-85303775(17749501697)

首页
新闻
产品
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