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村食品整治:严打制假售假 守护农村“舌尖安全”
2025-09-30 14:18:04
admin
0
2025年,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针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持续深化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聚焦“两超一非”(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制假售假、散装食品隐患等高风险领域。截至2025年9月,全省累计查处“两超一非”案件1009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0个,开展散装白酒、野生菌中毒防控专项行动,覆盖农村集贸市场、小作坊等重点场所,有效净化农村食品市场环境
。核心整治行动与措施
严打“两超一非”违法行为
散装白酒专项治理
野生菌中毒防控专项行动
社会共治与创新实践
智慧监管赋能:推广“粤品通”平台,实现散装白酒扫码溯源,消费者可实时查看生产、流通信息;农村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5%。
基层协管机制:全省2.3万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开展“扫街式”巡查,2025年排查整改隐患问题3.2万个,劝阻农村集体聚餐加工野生菌事件160起
。
科普宣传联动:联合省卫健委、农业农村厅举办“食品安全大篷车”进乡村活动,通过真假食品对比、快检演示等方式提升群众辨识能力。
阶段性成效与典型案例
案件查办:2025年累计罚没款2300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3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2人,捣毁制假窝点10个(含3个跨区域制售链条)。
风险防控:农村食品抽检合格率提升至98.3%,散装白酒甲醇超标率下降至0.5%,野生菌中毒事件同比下降65%。
标杆示范:打造“睦洲豆沙饼”“外海面”等名特优小作坊品牌23个,推动352家农村食品经营店实现“统一标识、统一配送”规范化经营
。
现存挑战与未来方向
基层执法短板:偏远地区快检设备覆盖率不足60%,需2026年新增移动检测车50台;
网络销售监管:电商平台农村食品信息不全,计划推行“白名单+黑名单”双轨制;
标准衔接不足:地域特色食品缺乏统一规范,拟制定《广东省农村食品生产操作指南》。
长效治理规划
2026年起,广东省将实施“食安乡村”三年行动:
技术升级:推广便携式毒素快检设备至所有行政村,野生菌检测时间压缩至20分钟内;
产业转型:建设10个农村食品集中加工区,推动小作坊“退村进园”集约化发展;
文化培育:开展“食品安全示范村”创建,评选1000名“农村食安协管员标兵”。
通过全链条监管与社会共治深度融合,广东省正加速构建农村食品安全防护网。2025年数据显示,全省农村食品安全投诉举报量同比下降42%,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1.6%,为乡村振兴筑牢安全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