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产品溯源体系再升级:活鲜运输车辆强制安装温湿度定位装置

2025-08-15 15:46:17 admin

一、政策背景与核心要求

为落实《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条例》(2017年)及《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农业农村厅于2025年7月印发《广东省水产品冷链物流与溯源管理新规》,明确要求活鲜水产运输车辆必须安装温湿度定位装置,并对大闸蟹、生鱼等高频消费品类试点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从养殖到消费的全链条透明监管。


1. 温湿度定位装置强制安装

  • 覆盖范围:全省所有活鲜水产运输车辆(含跨省入粤车辆),需在2025年9月30日前完成设备安装并接入省级监管平台。

  • 技术规范:

    • 车载终端需具备GPS定位、温湿度实时监测(精度±0.5℃/±5%RH)、异常报警(超温/超湿自动推送信息至监管端)功能;

    • 数据存储周期≥90天,支持监管部门远程调取运输轨迹及环境参数。

2. 区块链溯源试点推进

  • 试点品类:重点针对大闸蟹、鳗鱼、生鱼等易造假品种,要求生产企业、合作社在包装上印制区块链溯源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可查看养殖环境、用药记录、检测报告及物流信息。

  • 技术标准:依据《广东省水产品区块链溯源技术规范》,采用“一物一码+分布式存储”模式,确保数据不可篡改。


二、技术支撑与实施路径

1. 温湿度监控系统建设

  • 设备选型:全省统一招标采购符合JT/T 1094标准的车载终端,2025年计划安装1.2万台,覆盖全省80%活鲜运输车辆。

  • 数据应用:

    • 监管平台实时预警异常车辆(如运输途中温度超12℃持续30分钟),2025年试点期间已拦截违规运输事件23起;

    • 结合AI算法分析运输路径合理性,优化配送时效(如东莞至香港活鱼运输时间缩短18%)。

2. 区块链溯源平台搭建

  • 节点部署:

    • 养殖端:接入全省2.3万家养殖户数据,记录苗种来源、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200余项指标;

    • 加工端:重点企业(如何氏水产)部署物联网传感器,自动采集分拣、包装、冷链等环节数据;

    • 物流端:与顺丰、京东等合作,实现运输温湿度数据上链。

  • 消费者验证:扫码可查看动态溯源信息(如大闸蟹捕捞时的水质检测报告、运输车温湿度曲线),2025年试点产品投诉率下降65%。


三、重点领域实践案例

1. 大闸蟹区块链溯源

  • 阳澄湖产区:试点企业为每只大闸蟹分配唯一ID,从蟹苗投放到包装发货全程数据上链,消费者可验证养殖户资质、捕捞时间、防伪扣激活记录。

  • 成效:2025年阳澄湖大闸蟹通过区块链溯源后,市场抽检合格率从92%提升至99.3%,溢价率提高20%。

2. 活鱼冷链运输升级

  • 何氏水产:在运输车上加装温湿度定位装置,结合低温暂养技术,实现罗非鱼、鲈鱼等活鱼50小时存活率99%以上,2025年外销订单增长35%。

  • 监管联动: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平台数据,对12家违规企业(如擅自关闭温度监控)实施停业整顿。


四、实施成效与行业变革

1. 质量安全提升

  • 抽检合格率:2025年1-7月,全省活鲜水产抽检合格率达98.7%,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 消费信任度:区块链溯源产品复购率提高41%,消费者对“扫码查来源”满意度达89%。

2. 产业升级加速

  • 企业转型:中小养殖户接入省级平台后,产品溢价能力提升15%-20%,推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普及;

  • 出口拓展:2025年广东水产品出口欧盟、东南亚时,区块链溯源成为通关“绿色通行证”,退货率下降至0.5%。


五、挑战与优化方向

1. 现实问题

  • 成本压力:中小运输企业设备改造成本约1.5-2万元/车,部分企业存在抵触情绪;

  • 技术普及难:区块链溯源系统操作复杂,30%养殖户依赖第三方服务商代运维。

2. 改进措施

  • 财政补贴:对运输车辆设备改造给予50%补贴,2025年已发放资金3800万元;

  • 简化操作:开发“粤渔链”微信小程序,养殖户通过手机即可上传生产数据,降低技术门槛。


广东省通过智能硬件强制安装与区块链技术深度应用,构建起水产品质量安全“双保险”体系。随着温湿度定位装置的全面普及和区块链溯源的跨区域推广,广东正从“水产大省”向“质量强省”迈进。未来,通过打通粤港澳三地数据接口,有望实现大湾区水产品“一码通行”,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透明的消费体验。

地址

南京江北新区丽景路2号软件园研发大厦A座8楼(整层)

邮箱

maxun@leniucn.com

电话

025-85303775(17749501697)

首页
新闻
产品
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