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地标食品保护再升级:郫县豆瓣等5类产品启用原料备案系统 作坊生产须匹配产地证明​

2025-07-18 15:18:46 admin 1

2025年7月,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郫都区政府发布《地理标志产品原料溯源管理规范(试行)》,明确对郫县豆瓣、唐元韭黄、蜀绣、新民场生菜、德源大蒜5类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专用原料备案系统,并强制要求作坊式生产单位匹配原料产地证明。这是继2024年《成都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管理办法》实施后,成都在地标产品全产业链管控上的又一突破性举措。


一、政策背景:从“地标认证”到“原料溯源”

成都市现有地理标志产品28件,其中郫县豆瓣品牌价值达661亿元,连续五年居全国地理标志产品榜首。但近年来,原料掺假、产地冒用等问题频发,例如2024年查处的“郫县豆瓣非法添加非转基因辣椒”案件,涉案产品达300吨。为此,成都将监管重心前移至原料端,构建“产地锁定—过程追溯—市场准入”全链条管控体系。


二、核心措施:专用原料备案系统与产地证明双轨制

1. 专用原料备案系统:区块链技术锁定“第一车间”

  • 原料数据库建设:建立覆盖5类产品的原料品种、种植区域、供应商白名单数据库。例如,郫县豆瓣原料辣椒限定郫都区安德镇等6个镇种植,蚕豆需通过《地理标志产品 郫县豆瓣》标准(GB/T20560—2006)检测

  • 区块链溯源:生产企业须在“成都地理标志云平台”上传原料采购合同、检测报告、产地坐标等信息,生成不可篡改的区块链溯源码。消费者扫码可查看辣椒种植户信息、施肥记录等全流程数据。

2. 作坊式生产监管:产地证明与生产备案联动

  • 小作坊强制备案:郫县豆瓣小作坊需向区市场监管局提交原料产地证明(由种植合作社或村委会出具),并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实时上传原料出入库画面。

  • 分级分类管理:

    • A级作坊:原料100%来自备案基地,允许使用“地理标志+企业标识”联合包装;

    • B级作坊:原料50%以上来自备案基地,包装需显著标注“非全程地理标志原料”。


三、技术赋能:智慧化监管破解“产地漂移”难题

1. 空间定位与光谱检测

  • 卫星遥感监测:对郫县豆瓣辣椒、唐元韭黄等种植区域进行卫星影像分析,自动识别非备案地块种植行为。2025年已预警违规种植面积12亩。

  • 便携式快检设备:市场监管人员配备拉曼光谱仪,现场检测原料品种真实性。例如,通过辣椒基因标记物(如Capsicum annuum特异性DNA片段)验证是否为本地品种。

2. 动态风险预警

  • 数据交叉核验:原料备案系统与农业农村局“种业大数据平台”对接,自动比对种植户备案信息与实际采购数据。2025年发现并查处原料数据造假案件7起。


四、产业影响:标准化倒逼产业升级

1. 企业规范化投入

  • 共享工厂建设:郫县豆瓣产业建成2个万吨级原料加工共享基地,统一提供清洗、分拣、腌制服务,小作坊原料预处理成本降低40%

  • 品牌溢价提升:使用备案原料的企业,产品可加贴“地理标志核心产区”标识,溢价率提高15%-20%。

2. 农户增收与产业融合

  • 订单农业模式:安德镇辣椒合作社与200户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户均增收3.2万元。

  • 文旅融合试点:蜀绣作坊联合景区推出“非遗工坊游”,游客可扫码查看丝线产地及绣娘信息,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增长25%


五、实施成效与未来规划

截至2025年7月,5类产品备案原料覆盖率已达92%,作坊式生产单位合规率提升至85%。第三方抽检显示,郫县豆瓣氨基酸态氮含量(地理标志指标)合格率从89%升至97%。

下一步,成都将重点推进:

  • 标准输出:制定《地理标志产品原料备案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向全省推广;

  • 跨境溯源:与欧盟地理标志保护机构互认原料数据,助力“郫县豆瓣”等开拓海外市场

  • 信用惩戒:对违规使用原料的企业实施“红黄牌”警告,累计三次违规永久取消地理标志使用资格。

地址

南京江北新区丽景路2号软件园研发大厦A座8楼(整层)

邮箱

maxun@leniucn.com

电话

025-85303775(17749501697)

首页
新闻
产品
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