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孩子在学校吃饭,我们做家长的心里总有点不踏实,看不见摸不着。现在可不一样了!”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第一中学学生家长吴女士拿着手机,熟练地点开“静俭餐厅”APP,脸上洋溢着安心的笑容,“我们在手机上登录后不仅能实时查看餐厅前厅、后厨的实时操作情况,进行线上点餐、线下取餐,还能了解每餐蛋白质、脂肪等营养配比,对孩子所食用的餐品进行营养分析、数据查询等功能,孩子在校就餐我很放心。”吴女士称赞,道出了众多东阿学生家长共同的心声。
就餐环境焕然一新,食谱推陈出新,顿顿有肉吃、天天不重样的菜色,极大丰富了学生的餐桌选择……东阿县第一中学呈现出全新的就餐面貌,学生、家长满意的背后,是东阿县纪委监委对“校园餐”领域的精准有力监督。
“我们将校园食堂监督管理作为‘小切口’,充分发挥监督‘前哨’‘探头’作用,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实地走访了解、随机抽查检查等方式开展‘点题式’监督,压紧压实教育主管部门、市场监管及各学校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让学生吃上安全、放心的菜。”东阿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道。
民以食为天,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幸福。然而,“校园餐”链条长、环节多——从食材采购、仓储管理、加工烹饪到窗口售卖、经费流转,存在不少监管盲区与漏洞。东阿县纪委监委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集中整治为契机,联合县教体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狠抓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整治,探索智慧监管新路径,开发“静俭餐厅”APP,将东阿县第一中学“静俭餐厅”打造为智能化改造的标杆试点,贯通融合“需求链—资金链—供应链—监督链”等链条机制,实现“校园餐”资金管理、食材采购、食堂卫生等重点环节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监管,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据了解,该餐厅APP背后是一套深度融合了“大数据AI智能算法”的精密监管系统,如同一个无形的“智慧大脑”,实现了对“校园餐”全链条、多维度、穿透式的管理。依托区块链存证技术,对供应商资质审核、报价、比价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线上留痕,做到源头可溯、过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追,让膳食经费管理和食品安全在阳光下运行。此外,该餐厅运用“AI技术”,智能识别卫生隐患、精准触发库存预警、科学编制营养食谱、动态优化菜品结构,确保学生“吃得饱”“吃得好”。智能管理系统上线运行以来,学生及家长满意度达98%以上,较之前大为提升。
为持续深化专项整治成果,东阿县纪委监委坚持“线上+线下”同向发力,针对线上发现的财务记账不规范、食材抽检频次不足、消毒记录缺失等问题,县纪委监委向县教体局、县市场监管局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要求其切实履行行业监管主体责任。
根据纪检监察建议书指出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对照各自职责精准施治、协同发力,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针对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食堂的拉网式、起底式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共整改财务类问题48个、安全隐患78处、卫生不达标问题62项,依法关停2所幼儿园。并对原有制度进行系统性重塑升级,推动公办学校落实膳食经费管理“五个一”标准,从制度层面夯实“校园餐”管理各方职责,规范学校食堂运营管理,守护校园美好“食”光。
“新修订的制度是否落实到位?有哪些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提升?”系列制度出台后,东阿县纪委监委紧扣“校园餐”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采取跟进监督、“嵌入式”监督等方式,推动制度落地生根、常态长效。
“小餐盘”里装着“大民生”。东阿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校园餐”等管理运行各环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共同建好、用好、维护好“静俭餐厅”APP,确保该应用功能更完善、运行更稳定、操作流程更规范,切实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屏障。
(文章转载自人民论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