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25年食品安全监管再升级:严控豇豆等12类农产品药残 试点学校食材集中招标采购​

2025-07-03 16:25:51 admin 1

2025年5月,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2025年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管理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聚焦豇豆等12类农产品药物残留治理与学校食堂食材集中招标采购试点两大重点任务,通过全链条监管与市场化改革双轮驱动,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这是继2024年“守护菜篮子”专项行动后,广州市构建现代化食安治理体系的又一创新实践。


一、严控豇豆等12类农产品药物残留:从田间到餐桌全流程治理

1. 锁定重点品种,强化源头管控

  • 攻坚治理清单:将豇豆、芹菜、荔枝、香蕉、芒果、黄鳝、牛蛙等12类农产品列为重点监管对象,针对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超标及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问题,实施“一品一策”精准治理。

  • 动态监管名录:建立覆盖全市338家豇豆种植主体、96家水产养殖主体的动态监管库,实施“生产档案+检测报告+巡查记录”三必查制度。

2. 技术赋能,提升检测效能

  • 快速检测普及:在涉农镇(街)全面推广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2025年新增快检设备200台,实现重点品种上市前100%抽检。

  • 区块链溯源:试点食用农产品电子合格证制度,消费者扫码可查种植户、用药记录、检测结果等信息,2025年计划覆盖50%以上生产基地。

3. 联动执法,严打违法行为

  • 行刑衔接机制:公安、农业、市场监管部门建立联合办案专班,对使用禁限用药物(如噻虫胺、克百威)等行为实施全链条追溯打击。2024年花都区通过该机制查处豇豆药残超标案件12起。

  • 信用惩戒:将多次药残超标主体纳入“黑名单”,限制参与政府采购及市场准入,2025年首批公布失信主体名单15家。


二、试点学校食堂食材集中招标采购:规范供应链,保障校园餐安全

1. 招标模式创新

  • 集中采购平台:海珠区、荔湾区率先启动学校食堂食材配送服务招标,通过公开招标选定1-2家资质合规的供应商,统一配送生鲜、粮油、调味品等食材,预算金额分别为50万元/年和825.55万元/年。

  • 资质严审:供应商需具备《食品经营许可证》、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记录,并通过ISO 22000或HACCP认证,配送车辆须配备温湿度监控设备。

2. 质量管控升级

  • 食材标准:明确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报告、肉类检疫合格证明等强制要求,每日配送食材需留存24小时留样。

  • 智能监管:试点“AI验货系统”,自动识别食材外观异常(如变色、腐烂),并同步推送预警至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员。

3. 成本与效率平衡

  • 价格动态调整:结算价按广州市价格监测预警系统公布的菜篮子均价浮动,每月更新,确保性价比。

  • 配送时效优化:划分4大配送片区,承诺3小时内送达,较传统模式缩短50%时间,降低微生物污染风险。


三、制度保障:标准体系与责任压实并重

1. 标准化建设

  • 制定地方规范:出台《广州市豇豆种植安全用药南》《学校食堂食材验收标准》,细化农残限值、检测频次等要求。

  • 风险分级管理:将农产品供应商分为A(优质)、B(合格)、C(整改)三级,C级企业限期退出。

2. 责任链条压实

  • 企业主体责任:要求种植户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供应商建立“食材溯源档案”,学校落实校长陪餐制。

  • 监管责任清单: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生产环节抽检,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流通环节执法,教育部门督导校园食安管理,形成“三责联动”机制。


四、实施成效与挑战

1. 阶段性成果

  • 药残问题下降:2025年上半年豇豆抽检合格率达98.7%,较2024年同期提升6.2个百分点。

  • 校园餐满意度提升:试点学校家长对食材新鲜度、配送时效的满意度从78%升至92%。

2. 现存挑战

  • 中小农户参与度低:部分小规模种植户因检测成本高不愿配合,需探索“政府补贴+合作社代检”模式。

  • 配送成本压力:偏远学校配送成本较城区高30%,建议财政专项补贴(如每单补贴5元)。


五、未来优化方向

  • 科技赋能:2025年推广无人机巡查农田,自动识别违规用药行为;试点“无人配送车”覆盖城中村学校。

  • 社会共治:开通“随手拍”举报通道,市民上传药残超标证据可获100-5000元奖励;组建家长食安监督员队伍,定期抽查学校食材。

  • 区域协同:推动广佛肇三地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实现检测结果互认、风险预警共享。

地址

南京江北新区丽景路2号软件园研发大厦A座8楼(整层)

邮箱

maxun@leniucn.com

电话

025-85303775(17749501697)

首页
新闻
产品
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