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进口冷链新规重磅出台:澳洲冰鲜牛肉等6类产品核酸频次加码 口岸同步筛查食品添加剂

2025-07-16 10:54:58 admin 0

2025年7月15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海关总署深圳分署发布《关于强化进口冷链食品高风险品类防控的通告》,明确自2025年8月1日起,对澳洲冰鲜牛肉、南美白对虾、智利车厘子、新西兰羊肉、阿根廷牛肉、越南巴沙鱼等6类产品实施核酸检测频次升级,并在口岸查验环节新增食品添加剂筛查,进一步织密进口冷链食品安全防护网。这是继2024年深圳建成全国首个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追溯系统”后,针对高风险进口食品的精准防控升级。


一、重点品类防控升级:6类产品核酸频次提高至“每件必检”

1. 高风险品类清单与检测标准

  • 新增品类:在原有进口冻品(如冷冻肉类、水产品)基础上,新增冰鲜肉类、鲜活水产品、浆果类水果3类高风险产品,形成“6+3”重点监管清单。

  • 检测频次:

    • 澳洲冰鲜牛肉:每批次按20%比例抽样,单件包装均需拆封检测(原为每批次抽检1-2件);

    • 南美白对虾:每柜(约2200件)随机抽取50件进行核酸+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双检;

    • 智利车厘子:针对乙烯催熟剂残留开展专项筛查,检测项目新增1-甲基环丙烯(保鲜剂)残留量。

2. 全流程闭环管理

  • 口岸拦截:海关对6类产品实施“双盲抽检”,即同时抽取企业自检样本和海关盲样,检测结果不一致时自动触发预警;

  • 冷库通联动:核酸检测阳性产品信息实时推送至“冷库通”系统,自动锁定关联冷库并启动分级管控


二、口岸查验创新:食品添加剂筛查纳入必检项

1. 技术手段升级

  • 光谱快检设备:在文锦渡、盐田等口岸配置拉曼光谱仪,可30秒内识别防腐剂(如苯甲酸、山梨酸)、色素(胭脂红、诱惑红)等28类添加剂,检测精度达0.01ppm;

  • 数据库比对:建立“深圳进口食品添加剂白名单”,收录全球120个国家允许使用的添加剂标准,筛查结果直接对接海关总署风险数据库

2. 违规处置机制

  • 退运/销毁分级:

    • 超标但可整改:限期退运并公示企业黑名单;

    • 非法添加:移交公安部门,按《食品安全法》第124条顶格处罚(货值金额30倍罚款);

  • 信用惩戒:违规企业纳入“深圳进口食品红名单”,两年内限制参与政府采购招标。


三、智慧监管体系:区块链+AI构建防控网络

1. 区块链溯源延伸

  • 添加剂溯源:在现有GS1编码追溯体系基础上,新增添加剂批次编码,扫描包装二维码可查看防腐剂、抗氧化剂等添加信息;

  • 跨境数据互通:与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家质检部门共享添加剂使用备案数据,实现源头管控

2. AI风险预警

  • 行为分析:通过冷库监控视频AI识别违规操作(如篡改消杀记录、混放高风险产品),2025年试点期间已预警127次;

  • 预测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构建“添加剂超标风险指数”,对智利车厘子等品类实施动态抽检比例调整。


四、企业合规指引与成本影响

1. 企业应对措施

  • 供应商审核:强制要求澳洲牛肉供应商提供农业部肉类加工厂审计报告,重点核查添加剂使用记录;

  • 自检能力建设:年进口量超1000吨的企业需配备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自检费用可申请政府补贴(最高50万元/年)。

2. 成本与效率平衡

  • 检测成本分摊:政府承担新增核酸检测费用的60%,企业自付部分可通过“深圳进口冷链安全险”理赔;

  • 通关时效优化:对连续3批次检测合格的企业,实施“优先查验通道”,通关时间压缩至48小时内


五、实施成效与社会反馈

1. 阶段性成果

  • 风险拦截:2025年7月新规试点期间,拦截澳洲冰鲜牛肉违规添加莱克多巴胺案例2起,销毁问题车厘子3.2吨;

  • 行业规范:进口商自查整改率提升至98%,添加剂滥用投诉量同比下降65%。

2. 未来规划

  • 标准输出:将深圳经验纳入《粤港澳大湾区进口食品联合防控标准》,推动三地互认;

  • 科技赋能:2026年试点“智能冷库”,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库内温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预防化学性污染。

地址

南京江北新区丽景路2号软件园研发大厦A座8楼(整层)

邮箱

maxun@leniucn.com

电话

025-85303775(17749501697)

首页
新闻
产品
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