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校园食品安全攻坚再升级:大中专院校食堂全面推行“双总监”制 禁用转基因食用油与含铝膨松剂

2025-07-15 15:59:12 admin 0

2025年5月,河南省教育厅、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河南省大中专院校食堂食品安全攻坚行动方案》,明确从“双总监”责任体系构建、高风险食品禁用、智慧化监管强化三方面发力,全面升级校园食品安全治理。这是继2024年全省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后,河南针对大中专院校食堂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旨在破解承包经营模式下责任虚化、风险隐匿等难题。


一、制度创新:“双总监”制压实主体责任,破解“一包了之”困局

1. 双向约束,责任共担

  • 校方总监:由学校分管后勤副校长或总务处长担任,负责制定食堂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承包企业履约情况、审批高风险食品采购清单,并每月召开食品安全联席会议。

  • 企业总监:由承包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授权质量负责人担任,落实食材溯源、加工操作规范、员工健康管理,并配合校方完成整改任务。

  • 协同机制:双方需共同签署《食品安全责任书》,建立“周会商、月互查”制度,对食材验收、留样管理等关键环节实施联合签字确认

2. 考核倒逼,动态退出

  • 星级评定:每学期组织师生代表对食堂进行满意度测评(占比30%),结合监管部门检查结果(占比70%)评定A(优秀)、B(合格)、C(整改)三级,C级承包企业限期退出。

  • 黑名单共享:建立全省教育系统承包企业“负面清单”,2025年首批清退违规企业12家,涉及食材以次充好、台账造假等问题。


二、食材严控:禁用高风险品类,构建全链条追溯体系

1. 明确禁用清单

  • 转基因食用油:严禁采购、使用含转基因成分的大豆油、菜籽油,要求供应商提供非转基因认证文件,并每批次抽检脂肪酸组成。

  • 含铝膨松剂:全面禁止在馒头、油条等面制品中使用硫酸铝钾、硫酸铝铵,推广无铝泡打粉替代,2025年抽检合格率达99.2%。

2. 溯源与检测强化

  • 供应商白名单:建立全省统一的校园食材供应商数据库,2025年新增审核通过企业83家,淘汰资质不全企业45家。

  • 智慧化追溯:在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20所高校试点“区块链+溯源”系统,扫描食材二维码可查看种植/养殖、检测、运输等全流程数据。


三、智慧监管:AI赋能与透明化治理

1. 后厨“双直播”

  • 操作直播:食堂加工区安装高清摄像头,画面同步接入校方监管平台及市场监管局“豫食安”APP,师生可随时查看烹饪、分餐过程。

  • 环境监测:实时监控后厨温湿度、油烟浓度、虫害活动,数据异常自动报警。2025年试点高校后厨违规行为发生率下降67%。

2. 检测能力升级

  • 移动快检车进校园:每周对大中专院校食堂开展飞行抽检,重点检测农残、重金属、微生物等指标,2025年累计检测样品1.2万批次,下架问题食材8.3吨。

  • 第三方机构托管:委托华测检测、谱尼测试等机构对高风险食品(如食用油、面粉)进行盲样抽检,2025年高校食堂抽检频次提升至每季度1次。


四、实施成效与社会反馈

1. 阶段性成果

  • 风险防控:2025年上半年大中专院校食堂食物中毒事件“零发生”,投诉量同比下降52%。

  • 满意度提升:师生对食堂食材安全性的信任度从78%升至91%,家长参与监督比例增长40%。

2. 行业转型

  • 企业规范化:承包企业投入超2亿元升级后厨设备,12家企业通过ISO 22000认证。

  • 供应链优化:建立“高校食材联盟”,整合采购需求降低中间成本15%,同时确保价格透明。


五、未来深化方向

  • 立法保障:推动《河南省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条例》修订,将“双总监”制、禁用清单等要求纳入地方法规。

  • 科技延伸:2026年试点“AI营养师”系统,根据学生体质数据智能配餐,防控肥胖、贫血等问题。

  • 区域联动:联合湖北、安徽等中部省份建立“大别山食品安全走廊”,实现高校食材跨省溯源互认。

地址

南京江北新区丽景路2号软件园研发大厦A座8楼(整层)

邮箱

maxun@leniucn.com

电话

025-85303775(17749501697)

首页
新闻
产品
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