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成效显著:收缴问题食品1361吨 建立村级信息员制度筑牢防线
2025-10-14 17:35:03
admin
2
2025年以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持续深化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截至9月底,各级部门累计检查食品生产销售主体256.76万家次,线上线下排查违法线索12.41万条,立案查处案件8.79万件,收缴假冒伪劣食品1361.79吨,关停平台违规商户158个,联合公安机关捣毁制假窝点15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14人
。重点打击“白板肉”(未经检验检疫肉类)、勾兑醋(非法添加工业醋酸)等违法行为,有效净化了农村食品市场环境。村级信息员制度: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
为强化基层治理,多地推行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制度,构建“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
人员配置:
能力建设:
重点领域整治:严打“白板肉”与勾兑醋
肉类安全整治:
调味品专项治理:
长效机制建设与创新实践
智慧化监管:
社会共治机制:
治理难点与未来规划
现存挑战:
2026年重点任务:
推广村级信息员“星级评定”,对优秀信息员给予岗位补贴;
制定《农村食品经营规范》,明确“白板肉”“勾兑醋”等高风险食品的禁售标准;
建设全国农村食品抽检数据库,实现高风险品种动态监测。
成效与社会反馈
(数据来源:市场监管总局及各省市公开信息)